吐了一地,缓过来了,去收拾收拾
吐了一地,缓过来了,去收拾收拾
吐了一地,缓过来了,去收拾收拾
Phanpy这个客户端真好看吧!!
被wsl和docker整红温了。手贱点了一下docker升级,然后怎么重装都无法启动。
尝试了各种办法,最后直接上虚拟机了,以后还是用干净的环境做开发吧。
今天又在折腾obsidian、博客、微博的事,想魔改obcsapi、memos、perlite,可惜都看了一圈,感觉很棘手。
市面上真的没有一个能满足我需求的笔记系统。😢
感觉耳边声音很大
你好,欢迎来到独属于我的罅隙。
我是一个重度笔记爱好者,从早期的印象笔记,到后来换用onenote、notability、goodnotes、思源笔记、为知笔记、notion、obsidian……
最后我选择长期使用obsidian,从21年到现在,也积累了上千条笔记了。我并不觉得我的笔记做的有多好,但是做笔记让我感觉快乐。
在探索笔记组织方式的过程中,我也产生了很多疑惑,感谢互联网上先驱者们的无私分享,因此我也在这里分享我自己的经验,如果能帮到茫茫人海中的你就最好了。
[!如果你想说点什么]
本博客支持评论功能,浏览至网页最下方时懒加载,欢迎留言。
同时我也在bilibili运营着我的个人频道,我会在这里分享我的个人知识管理总结,视频和文字是一种截然不同的体验,或许你可以来看看。
这是一个使用obsidian-digital-garden实现的博客,我很推荐这个插件,如果你对这种实现方式感兴趣的话,可以查看这个链接
方式汇总 | |
---|---|
官方publish | |
digital garden | |
petlite | |
github 静态页面 |
其实目前主流的发布就是两种,一种是通过后端支持实现实时渲染,只需要把ob的md源码上传就能马上看到最终效果,一种是通过渲染器把md源码编译成一个静态网页,然后把静态网页文件托管到某个平台,好处是网页加载快,缺点是每次增删改笔记都要重新编译,往往需要等待数分钟才能看到新的结果。
因此如果发布前能保证已经完成了最终稿,那么静态发布是很好的选择。但是如果发布后还需要修改,最好采用可即时编辑的工具。
优势:
缺点:
优势:
缺点:
具体的发布流程:
dg-publish: true
、title: xxx
Digital Garden:Publish Single Note
发布此笔记,此笔记会被推送至 qlog
仓库qlog
仓库中github action会把此笔记同步到 github2wp
仓库github2wp
仓库中的action会把笔记同步到wordpress和 dangehub.io
仓库dangehub.io
仓库会把笔记编译好,发布hugo笔记
https://blogs.qudange.top/p/obsidian%e5%8f%91%e5%b8%83%e7%9a%84%e6%8e%a2%e7%b4%a2/
发现一个问题,我已经在github删除了一篇笔记,但是构建好的静态页面里,对应笔记依然存在
参考本地部署 ·奥利斯基尔德/黑曜石数字花园 ·讨论 #160 (github.com)
值得一提的是,这个本地部署的功能并不完善。
我尝试构建一个镜像来使用 docker 完成部署
参考了如下资料:
Node.js (nodejs.org)
首先根据教程把原 git 仓库 clone 到自己的账号下,再把自己的仓库 clone 到本地
# FROM 表示设置要制作的镜像基于哪个镜像,FROM指令必须是整个Dockerfile的第一个指令,如果指定的镜像不存在默认会自动从Docker Hub上下载。
# 指定我们的基础镜像是node,latest表示版本是最新
FROM node:latest
# 执行命令,创建文件夹
RUN mkdir -p /home/nodeNestjs
# 将根目录下的文件都copy到container(运行此镜像的容器)文件系统的文件夹下
COPY . /home/nodeNestjs
# WORKDIR指令用于设置Dockerfile中的RUN、CMD和ENTRYPOINT指令执行命令的工作目录(默认为/目录),该指令在Dockerfile文件中可以出现多次,如果使用相对路径则为相对于WORKDIR上一次的值,
# 例如WORKDIR /data,WORKDIR logs,RUN pwd最终输出的当前目录是/data/logs。
# cd到 /home/nodeNestjs
WORKDIR /home/nodeNestjs
# 安装项目依赖包
RUN npm install express --save && npm install && npm run build
# 配置环境变量
#ENV HOST 0.0.0.0
#ENV PORT 8080
# 容器对外暴露的端口号(笔者的nestjs运行的端口号是3000)
EXPOSE 8080
# 容器启动时执行的命令,类似npm run start
CMD ["node", "app.js"]
进行镜像 build 的过程中,很有可能出现网络问题,多尝试几次
“`
FROM node:latest
RUN mkdir -p /digital_garden
COPY . /digital_garden
WORKDIR /digital_garden
RUN npm install express –save && npm install && npm run build
EXPOSE 8080
CMD [“node”, “app.js”]
FROM node:latest
RUN mkdir -p /digital_garden
COPY . /digital_garden
WORKDIR /digital_garden
RUN npm install express –save && npm install -g pm2 && npm install && npm run build
EXPOSE 8080
CMD [“pm2″,”start”,”app.js”]
“`
载入中
已到底部
没有可加载的页面
回复